?
主页 > 中药百科 > R >

  肉桂

 

  【肉桂的简介】

  

  肉桂又称桂皮、官桂或香桂,为樟科植物天竺桂、阴香、细叶香桂、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。本品为常用中药,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。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,约有十余种,均为樟科樟属植物。各地常用的有8种,其中主要有桂树、钝叶桂、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。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。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,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。

  

  药材名称 桂皮

  

  拼音 Guì Pí

  

  英文名 Bark of Japanese Cinnamon, Bark o Wilson Cinnamon

  

  别名 山肉桂、土肉桂、土桂、山玉桂、山桂皮。

  

  界 植物界

  

  门 被子植物门

  

  纲 双子叶植物纲

  

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

  

  目 樟目

  

  科 樟科

  

  亚科 樟亚科

  

  属 樟属

  

  种 桂皮

  

  出处 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
  

  1.《本草图经》:天竺桂,生西胡。功用似桂,不过烈,今亦稀有。

  

  2.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:按天竺桂生西胡,李时珍以为即今木犀之结子者。余在南康曾见木犀结实,长如莲子,俗云可治心痛,不闻取皮入药,故两存之。

  

  药材基源 为樟科植物天竺桂、阴香和川桂的树皮。

  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

  

  1.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.[C.pedunculatum Nees;C.chekiangense Nakai]

  

  2.Cinnamomum burmannii(C.G.et Th.Nees)Bl.

  

  3.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[C.wilsonii Gamble var.multiflorum Gamble]

  

  采收和储藏 冬季采取树皮,阴干。

  

  原形态

  

  1.天竺桂常绿乔木,高可17m。树皮赭黑色,有香气。浆果球形,暗紫色,基部有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6月。果熟期12月。

  

  2.阴香,常绿乔木,高达20m。小枝赤褐色,无毛。浆果核果状,卵形,长不及1cm,直径约5mm,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,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。花期3-4月。果期4-10月。

  

  3.细叶香桂,常绿高大乔木。树皮灰色,小枝密生绢状毛。浆果椭圆形,基部具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5-6月。果期6-12月。

  

  4.川桂,常绿高大乔木。枝紫灰褐色,光滑。花小,白色,成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;总花梗细长,长1-6cm,光滑或微被毛,小花梗丝状,先端渐粗,具细毛;花被6裂,内外皆疏生绢状细毛;雄蕊与雌蕊均与前种相似。浆果基部具截形之宿存萼筒,全缘。花期5-6月。果期7-10月。

  

  生态环境

  

  1.生于常绿阔叶林中。

  

  2.生长于疏林中有阳光处;或为栽培。

  

  3.生于山谷、山坡林中。

  

  4.生长于山区的斜坡、山林中。

  

  资源分布

  

  1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。

  

  2.分布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

  

  3.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。

  

  4.分布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

  性状鉴别

  

  (1)天竺桂皮 树皮为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,大小不等,一般长30-60cm,厚2-4mm。外皮灰褐色,密生不明显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;内表面红棕色或灰红色,光滑,有不明显的细纵纹,指甲刻划显油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。气清香而凉略似樟脑,味微甜辛。

  

  (2)阴香 参见“阴香皮”条。

  

  (3)川桂皮 不规则块片,厚1-3mm。外皮褐色或棕褐色,粗糙,皮孔呈点状或椭圆形突起,或有灰棕色花斑;内表面灰棕色或棕色。质硬,断面浅棕色或棕色。香气弱,微有樟及气,味辛凉、微辣。以皮薄、呈卷筒状,香气浓郁者为佳。

  

  化学成分 天竺桂的树皮含挥发油约1%,中含水芹烯(Phellandrene)、丁香油酚(Eugenol)、甲基丁香油酚(Methyleugenol)。叶含挥发油约 1%,中含黄樟醚(Safrole)约60%,丁香油酚约3%, 1,8-桉叶素(Cineole)等。细叶香桂的树皮含挥发油约1%,鞣质12.8%。叶含挥发油约l%。种子含脂肪油40%。

  

  药理作用 桂皮中所含桂皮醛、丁香油酚的药理见肉桂及丁香条。一种品种未注明的桂皮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、共心性毛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,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,醚及醇浸出液比水浸剂作用强。故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挥发油类,是否即是丁香油酚未见报道。

  

  性味 辛;甘;性温

  

  ①《开宝本草》:“味辛,温,无毒。”

  

  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“性大热,味辛甘,有小毒。”

  

  归经 脾;胃;肝;肾。

  

  《四川中药志》:“入心、肝、脾、肾四经。”

  

 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6-12g。外用:适量,研末用水或酒调敷。

  

  禁忌 《四川中药志》:阴虚有火者忌服。

  
 

  【肉桂的功效与作用】

  

  肉桂温脾胃;暖肝肾;祛寒止痛;散瘀消肿。主脘腹冷痛;呕吐泄泻;腰膝酸冷;寒疝腹痛;寒湿痹痛;瘀滞痛经;血痢;肠风;跌打肿痛。

  

  ①《本草拾遗》:“治腹内诸冷,血气胀痛。”

  

  ②《海药本草》:“补暖腰脚,破产后恶血,治血痢肠风,功力与桂心同。”

  

  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“益肝肾,通经脉,散风寒,除湿痹,暖腰膝,止呕吐。治筋骨疼痛,寒泄腹痛,霍乱呕吐,噎膈胸满,膀胱寒疝,腰膝现冷,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。”

  
 

  【肉桂的图片】

  
        肉桂的图片  肉桂的图片
         肉桂的图片  肉桂的图片


 

  【肉桂的临床应用】

  

  治疗白色念珠菌病。取桂皮(未注明品种)100g加乙醚500ml,浸渍24小时,滤过,置温水槽内蒸发,除去乙醚后,加蒸馏水100ml,加温振荡,用滤纸过滤,滤液呈无色透明,调整PH为中性,装安瓿高压灭菌,即为桂皮素注射液。治疗各型白色念珠菌病共37例,均经临床检查及霉菌培养确诊。成人每日肌注2次,总量4-10ml,儿童酌减。结果27例治愈(临床症状完全消失,培养转阴),6例显着好转(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培养阳性,但菌落显着减少),4例好转(临床症状显着改善,培养阳性,菌落减少)。其中以内脏念珠菌病疗效较佳,一般在用药2-5天后体温即下降至正常,症状随之好转,培养转阴;对皮肤及粘膜感染的疗效较慢,一般在用药3-7日后症状开始好转,治疗最短12天,最长119天(曾中断治疗)。值得注意的是,桂皮素如与广谱抗菌素合用,有可能预防抗菌素所造成的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白色念珠菌感染。

网页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!

下一篇:肉爬皂
相关文章
仁菜根 箬叶 箬蒂 瑞香叶 瑞香狼毒 瑞香花 瑞香根 蕤仁 软枣子 入地蜈蚣

中医中药网传承中药文化,提供中药大全、中药百科、中药方剂、中药饮片、中药材价格、中药材种植、中医养生、中医药膳、中医按摩、中医方剂、中医推拿、中医针灸、中医减肥等信息。

免责声明:本站中药百科、饮片、方剂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摘录,不能用作具体药方,使用前请遵医嘱!本网站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、共享性药品信息服务的活动,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、真实。业务及友情链接:2871960833

甘肃普尔康集团旗下网站 陇ICP备1500288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(宁)-经营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备案公安备案62112202000069号 中医中药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电子营业执照